2024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2024年,四川警察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构建起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推动艺术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艺术教育总体情况
四川警察学院作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公安本科高校,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整体统筹,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在公安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和价值、育人目标和实施路径。立足学校“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办学传统,锚定“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秉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奋力推进学校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一)艺术教育管理
加强美育顶层设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工作,建立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协同配合、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制度建设,提升美育工作管理水平,巩固美育教育成果,印发了《四川警察学院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专门设立领导小组。成立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美育工作。组长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基础教学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处、宣传处、组织人事处、后勤保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美育工作办公室定期召集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商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责任落实,按照职能分工,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
完善美育工作评价。把美育工作及效果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艺术教育纳入教学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工作,并强化督导检查结果的运用。
落实条件保障措施。学校将美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近年来拨付美育经费100余万元,其中,投入校园文化活动专项经费86万元,为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将美育场地、器材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规划,艺术教育专用教室3间,学院正筹建新增舞蹈排练教室,艺术中心场馆对艺术类社团全天开放,配备有钢琴、二胡、古筝、萨克斯管、长笛等民族、西洋乐器,兼配日常训练音响设备以及练功房、录音棚等专门训练设施,以满足艺术教育教学和大型艺术活动需求。
(二)艺术课程建设
制定艺术教育学分。学校教务处加强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 2 个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学生美育拓展纳入第二课堂学分评审,修满 2 学分及以上美育拓展学分方能合格,学分由团委负责认定。
开设传统美育课程。学校开设了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见下表),开设“合唱与指挥”“管乐实践鉴赏”等美育实践课程,培养每名学生掌握至少一项艺术技能;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挖掘公安政法类学科专业中的美育元素,开设“公安影视鉴赏”等校本特色课程。通过美育课程体系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的递进培养。
引进线上选修课程。除传统课堂教育方式外,学校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和艺术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学生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引进了艺术鉴赏、艺术实践、艺术史论、艺术批评等网络公共选修课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了学生的艺术教育途径,提升了美育教育的吸引力。
配齐美育师资队伍。学校着力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公共艺术课程应配艺术教师8名,实配5名。警官艺术团目前设有专职教师1名,主要负责学生艺术团的综合管理、学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同时根据学生团队的建设及专业需求,提升师资力量,外聘校内外艺术专家及教师共计14名,负责日常训练、活动、比赛的指导工作。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1 | 公共选修课 | 合唱与指挥 | 2 | 32 |
2 | 公共选修课 | 中国艺术史 | 2 | 32 |
3 | 公共选修课 | 管乐实践鉴赏 | 2 | 32 |
4 | 公共选修课 | 中国古代玉器鉴赏 | 2 | 32 |
5 | 公共选修课 | 古琴通识 | 1 | 16 |
6 | 公共选修课 | 公安影视鉴赏 | 1 | 16 |
7 | 公共选修课 | 红色歌剧赏析 | 2 | 32 |
8 | 公共选修课 | 声乐之美 | 2 | 32 |
9 | 公共选修课 | 插画设计基础 | 1.5 | 24 |
10 | 公共选修课 | 合唱与指挥 | 2 | 32 |
11 | 公共选修课 | 中华武术文化 | 2 | 32 |
12 | 公共选修课 | 外国美术鉴赏 | 2 | 32 |
13 | 公共选修课 | 古典吉他教学 | 0.5 | 8 |
14 | 公共选修课 | 象棋经典局赏析 | 1 | 16 |
15 | 公共选修课 | 管乐音乐实践鉴赏 | 2 | 32 |
16 | 公共选修课 | 音乐鉴赏 | 2 | 32 |
17 | 公共选修课 | 中国艺术史 | 2 | 32 |
18 | 公共选修课 | 摄影技术基础 | 2 | 32 |
19 | 公共选修课 | 舞蹈实践鉴赏 | 2 | 32 |
(三)艺术实践活动
加强警官艺术团建设。四川警察学院警官艺术团是学校开展美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于2001年由四川省公安厅政治部批准成立,建设管理了舞蹈团、合唱团、警乐团、戏剧团、主持人队、礼仪队等6支高水平艺术团队,每年培养艺术尖子800余人,每周定期集中排练。2024年,学生艺术团共组织完成3项省部级专项演出任务,5次地市级演出任务,9次校级演出任务。
持续打造艺术社团。在学生社团方面,目前学校共有11个由学生自主组织的艺术类社团,共有会员920余名。学生社团平均每年开展热浪音乐节、社团成果展等12余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受众超过3700人次。
组织校内美育活动。创新艺术实践活动形式,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教育特质的校内艺术实践活动。持续打造毕业晚会、“一二九”文艺汇演等品牌演出活动,定期组织学生音乐节等群众性文艺演出,积极开展校园歌手大赛、经典诵读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微电影比赛、博物馆研学活动等艺术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演出、观看演出,提高艺术实践的趣味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4年,共开展艺术类校园文化活动项目33个。
拓展美育校外实践。学校积极举办各类课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校园艺术和文化氛围。以警官艺术团为载体,以各类比赛为抓手,以“挖掘更多的艺术人才,培养更多的艺术精英,办成一流高校艺术团”为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艺术创作,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泸州市“五月的鲜花”“忠山之秋”、泸州市第33届“屈原魂”传统诗词大赛等美育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2024年,学生获省部级艺术竞赛奖4项,地市级艺术竞赛奖2项。
开展文艺社会服务。依托学校美育资源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依托,通过对口定点帮扶、支教扶贫、社区服务等美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美育成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组建学生艺术类社团进社区、进乡村、进警营进行文艺慰问演出等,切实履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二、艺术教育反思与不足
(一)艺术教育与公安融合程度欠缺
虽然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并开设了一些艺术课程,但这些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且内容相对单一,如“美术鉴赏”“舞蹈鉴赏”等。这些课程与公安专业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形成有效的融合,对公安院校美育的内涵认识不够,缺乏对公安文化独特美育价值的挖掘。
(二)艺术教育保障待完善
一方面,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具体表现为高水平艺术教师数量不足,且部分教师在教学经验和艺术实践方面存在欠缺。这导致艺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全面提升,学生在艺术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场地器材较为缺乏。目前专用的舞蹈排练厅较小,无法承载一定规模的排练需要,且主持人队、礼仪队与舞蹈团合用排练场地,没有单独划分。
(三)美育教育课程体系化待加强
我校美育课程的设置十分有限,仅是学生的公共选修课,且选课人数有一定的限制。相对于学校的全体学生来说,美育教育所能产生的效应是非常小的,难以满足大多数同学对美育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特定类别中都要选修到一定的学分,这就导致了即便是对美育教育课程有兴趣的学生,也会由于学分要求和限制而无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三、艺术教育发展对策
(一)优化美育目标体系,注重公安文化的嵌入
公安院校应明确美育与公安文化融合的目标,旨在通过美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同时强化公安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忠诚意识、纪律观念和职业素养。结合公安院校的特点,开设具有公安特色的美育课程,如公安艺术鉴赏、公安影视制作、公安音乐创作等,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感受公安文化的魅力。在美育课程中融入公安文化教育内容,如公安历史、公安英模事迹、公安职业道德等,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艺术场地的条件
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美育和公安文化背景的优秀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美育和公安文化方面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精心落实师资力量培育计划;聘请专业人士,充分利用本市本区人才资源,进行定期定时有计划有规模指导。
全面改造学院艺术中心训练场地,满足音乐教育需要;翻新扩建学院团学工作站,为多艺术社团日常训练创造环境条件。通过改善硬件设施条件,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健全教育教学架构,培养高素质预备警官
学院计划在基础部筹建艺术教研室,统筹美育课程设置,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加开设“中国传统音乐鉴赏”“警察影视作品鉴赏”等公选课程,以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构建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预备警官提供有力支撑。
四川警察学院
2024年10月23日